
湖南路橋扶貧記:民主村煥發脫貧“精氣神”

3月11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宏偉,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龔智輝帶領全體班子成員來到苗兒灘鎮民主村

一行人分為4個小組前往民主村走村串戶慰問貧困戶

楊宏偉與結對幫扶對象米成躍的父親和母親話家常

龔智輝與結對幫扶對象向付金話家常

集團正在幫扶建設的百畝生態獼猴桃產業示范園
平坦干凈的道路蜿蜒在青山綠水間,整潔敞亮的村民服務中心已經開始運營,春分時節的獼猴桃園熱鬧非凡……眼前的這番場景讓人不敢相信這里曾是全省549個深度貧困村之一的湘西州龍山縣苗兒灘鎮民主村。
3月11日,根據交水建集團結對幫扶民主村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為了持續抓好脫貧攻堅工作,下足“繡花”功夫,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宏偉,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龔智輝帶領全體班子成員前往民主村走村串戶慰問貧困戶,力求達到“慰問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效果。
走訪慰問堅定脫貧信心
山路彎彎,情意綿綿。這個“長在”山中的村落,貧困群眾現在過得如何?在村民服務中心,楊宏偉正好遇到了結對幫扶對象米成躍的父親和母親,“您還記得我嗎?上次也來看了您”,雖然老人年紀大了,但是看著熟悉的面孔,老人家笑著點了點頭。在走訪的其他貧困戶家中,楊宏偉詳細了解每戶家庭面臨的困難、未脫貧的原因、每年收入和子女教育等方面情況,鼓勵他們要樹立信心戰勝困難,并送上慰問金和祝福。
一聲問候,一段真情。龔智輝在結對幫扶對象向付金家中話家常時,了解到其妻子常年患病在家,由于某些原因醫保不能報銷,治療費用還差3萬元,龔智輝當即表示只要情況屬實他來想辦法解決困難。同時,還鼓舞他們要增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堅定脫貧致富的信心。
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在聽取了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李長良匯報后,楊宏偉首先就民主村飲水和產業扶貧表達了自己的關心,“村民飲水工程是否覆蓋了全體村民?”“獼猴桃園的建設和產銷有何困難?”。其次,他要求進一步深化精準扶貧工作,在產業扶貧開發時要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教育扶貧時注意扶“智”和“志”,爭取早日脫貧,共同邁入全面小康。
產業扶貧 鼓起村民腰包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民主村一組是一個天然的小盆地,境內平均海拔530米,因獨特的小氣候,生產的大米香軟可口,品質獨特。駐村扶貧工作隊積極與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專家、省農技推廣總站專家聯系,邀請來村進行技術指導。去年,該村種植的優質大米玉針香獲得了豐收,大米價當地賣到10元一斤并全部售空,為貧困戶帶來了增收。
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是脫貧攻堅的工作核心。為了發展主導產業,實現村民有當家產業,工作隊正在幫扶建設一個百畝生態獼猴桃產業示范園,定植獼猴桃苗木9000株,計劃今年春未夏初搭架,2020年試產,2021年進入豐產。
此項目以“扶貧工作隊+公司+村委會+合作社+農戶”模式實施建設,即扶貧工作隊以專項扶貧資金出資,村委會負責流轉土地、組建村級產業合作社,合作社負責經營管理,農戶以土地入股成為產業園股東,協作單位湘西老爹生物有限公司負責技術及產品回收。
目前,獼猴桃園的項目選址、土地流轉合同簽署、土地翻耕、種苗采購等工作已完成,正在進行種植工作。該產業的實施將增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為他們帶來務工收入、土地流轉收入、分紅收入等,預計能讓全村1338人,其中貧困人口453人受益,使其通過自身的努力和社會的幫助,真正實現脫貧致富。
據了解,截至到去年底民主村已有30戶140人實現預脫貧,還剩32戶80人將在2019年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也將降到2%以下。如今的民主村,自強記憶逐漸“醒”過來了,農村經濟逐漸旺起來了,一幅安居樂業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脫貧攻堅戰正由“打贏”向“打好”轉變。
紅網記者 曾擁璇;黨群工作部 吳濤;攝影 陳浩
下一篇:聚焦黨建 走進基層——省財政廳與我司聯合開展支部共建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