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報:挑燈夜戰(zhàn)趕工忙——張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橋施工見聞
8月5日22時許,沅陵縣清浪工人在張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橋項目工地加緊施工。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亮
通訊員 石偉林 郭嘉琪
8月5日22時左右,沅陵縣高坪村周邊的沅水兩岸,張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橋施工正酣。
南岸,一臺巨大的吊車緩緩吊起一臺混凝土泵機,在幾盞碩大的照明燈照射之下,現(xiàn)場格外明亮。
洞庭溪沅水特大橋是張官高速控制性工程,長1707米,主跨達到800米,是湖南在建最大懸索橋,由湖南路橋集團承建。
大橋2022年8月底動工,經(jīng)過近一年的建設(shè),已進入塔柱施工階段。6日當(dāng)晚,對南塔左幅首節(jié)塔柱進行混凝土澆筑。
“慢點,慢點。”工區(qū)長陳萬山一邊大喊,一邊用手指揮著地面員工,確保混凝土泵機平穩(wěn)落地。
“好!”伴隨著最后一聲叫喊,混凝土泵機輕輕落在指定點位,兩名員工迅速將其與泵管連接起來。
據(jù)介紹,洞庭溪沅水特大橋南、北塔分別高153.5米、124.5米。按計劃,項目部需要在年底建成南北兩塔,完成“立基樹塔登頂”的節(jié)點目標。由于工期頗緊,大家便不分晝夜、全天候施工。
隨著攪拌車和泵機同步啟動,勞務(wù)隊班組長代明金帶著幾名工人行動起來。代明金彎腰摸了摸泵管,然后和另一名工人,端起兩個裝滿冰水的塑料盆,不斷潑在泵管上。
“管道有點熱,得降降溫,不然會影響混凝土的成型效果。”代明金邊干活邊給記者解釋。
隨著混凝土源源不斷灌入模柱,施工架上的4名工人,也開始忙碌起來。
他們兩兩成對,攜手將一根振動棒下沉到塔柱的最底部。通過振動棒的持續(xù)振搗,注入的混凝土將變得密實,外觀、質(zhì)量更優(yōu)。
據(jù)介紹,南塔左幅的首節(jié)塔柱寬5.5米、長9米、高6米,體量為244立方米。“按照目前的速度,估計又要干到天亮了”,伴隨著轟鳴聲,陳萬山告訴記者。
下一篇:華聲在線:用鋼筋水泥在大山之間“穿針引線”——湖南路橋城龍高速二標建設(shè)紀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