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晚報:建筑湘軍建功“一帶一路” 在全球54個國家實施近160個項目
截至目前,水電八局已承建130余項海外項目,分布于亞非拉30多個國家。圖為其承建的加納布維水電站。 長沙晚報通訊員 楊珂欣供圖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湖南充分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和湖南對外工程建設在電力、水利、能源、交通、裝備制造等方面綜合實力強的優勢,取得了顯著成績。近年來,“建筑湘軍”已在全球54個國家實施近160個國際工程項目,修建了500多萬平方米房屋、8000多公里公路、40座大壩、20多個港口,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基礎設施改善作出貢獻。 中建五局構筑“幸福藍圖” 作為駐湘央企,中建五局從1984年起開拓海外業務,到現在已形成輻射亞非歐26個國家的市場布局。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中建五局積極響應,始終秉持互利共贏的思路,打造一批又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海外重點項目,使“中國建造”走出國門、造福全世界。 科特迪瓦是位于西部非洲的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科特迪瓦阿比讓第四大橋作為中建五局在海外承建的首座跨海大橋,是科特迪瓦國家發展計劃之一,也是中國與科特迪瓦建立友好交往關系的象征之一。 科特迪瓦阿比讓四橋項目建成后極大緩解了阿比讓市的交通壓力,便利的交通也吸引了眾多商戶,促進了周邊農貿、漁業、倉儲等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阿比讓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阿比讓四橋成為當地居民心中的“夢想之橋”,同時也是連接中國與科特迪瓦的“友誼之橋”。 住在科特迪瓦阿比讓四橋對岸的菜農莫尼克說:“送貨原本需3~4個小時的車程,四橋拉通后縮短到20分鐘,有了便利交通的助力,我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記者了解到,中建五局還承接了中國在海外建設的最長隧道——斯里蘭卡引水隧道項目、巴基斯坦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巴基斯坦PKM項目、中國建筑在海外的首個高鐵項目——中泰鐵路等,它以一個又一個鮮明的案例,證明了其為海外民眾幸福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也展示出“一帶一路”倡議的高瞻遠矚。 水電八局點亮“東非明珠” 從深山大河,到雄峙的攔河大壩;從森林密布,到矗立的輸電鐵塔;從紙上藍圖,到點亮的萬家燈火。 今年3月22日,水電八局承建的烏干達最大水電站——卡魯瑪水電站歷經十載,終于開始發電。從此,尼羅河水通過卡魯瑪水電站發揮出源源不斷的綜合效益,福澤一方。 卡魯瑪水電站是尼羅河上規劃7個梯級電站的第3級,年平均發電量約40億千瓦時,合同額16.88億美元,位于素有“東非明珠”之稱的烏干達北部。作為中烏兩國元首共同推動的工程,卡魯瑪水電站承載著烏干達富民強國的百年夢想。 自2013年開工以來,10年間水電八局的卡魯瑪建設者身處海外,遠離繁華,在山水環繞間淬煉初心,在蜿蜒河流上構筑夢想。森林密布、瘧疾侵擾、人員機械作業困難……這些“攔路虎”,都被建設者一一馴服。 歷經幾千個日夜,烏干達卡魯瑪水電站終于開始發電,被點亮的“非洲明珠”將照亮烏干達人民的夢想一路前行。發電當天,烏干達駐華大使奧利弗·沃內卡一行到訪水電八局,與水電八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姜清華交流,并現場題詞:“熱烈祝賀水電八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謝你們為烏干達所作的貢獻!” 記者了解到,在世界地圖上,有130余項中國水電八局承建的海外項目所構成的工程建筑印記。這些分布于亞非拉30多個國家的工程如璀璨的珍珠,鋪撒在“一帶一路”上。 湖南路橋海外經營格局形成 非洲貝寧的科托努,平均海拔僅一米,幾乎與海平面齊平。低洼的地勢加之不完善的排水系統,讓這個一年雨季長達6個月的城市常年內澇嚴重。2018年,湖南建設投資集團旗下湖南路橋的建設者們來到科托努開渠疏浚,經過5年的建設,水渠通了,瀝青路通了。 湖南路橋貝寧科托努雨水整治項目商務副經理姬志林介紹,目前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正在進行路燈亮化、人行道鋪設等附屬工程施工,預計今年內完工,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解決科托努的城市內澇水患問題。 今年8月,湖南路橋又收到了貝寧市政項目二期兩個合同段的中標通知書,合同總額折合人民幣約8.2億元。5年來,湖南路橋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非洲國家累計承建工程項目超70億元人民幣,僅今年以來新簽合同額超15億元人民幣,在菲律賓、巴基斯坦、肯尼亞等國共有在建工程項目17個,海外經營格局已基本形成。 湖南路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術飛介紹,集團將進一步圍繞主業加強“工貿聯動”,提高海外項目履約能力和創效能力,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湖南路橋力量。 來源:長沙晚報 編輯:文婷婷
下一篇:紅網:連續7年!湖南路橋獲評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最高信用等級AAA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