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時報:香爐洲大橋建成通車 培塑長沙望城發展新格局
曾祥興
歷經3年建設,位于長沙市望城區的香爐洲大橋于2024年7月4日順利通車。
香爐洲大橋跨越湘江,架設起“一江兩岸”共同發展的交通命脈,是望城區推動“一江兩岸”協同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之一。大橋不僅連接著湘江兩岸的交通樞紐,也成為一幅描繪望城現代科技與自然美景和諧共生的畫卷。大橋通車后,將有效連通望城經開區、大澤湖、月亮島、丁字灣等片區,助力望城邁入“湘江時代”,為大澤湖片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構建起望城區“一江兩岸”比翼齊飛的城市發展新格局。
香爐洲大橋樹立湘江建橋史上時代新標高
香爐洲大橋是長沙市第十四座過江通道,項目總投資27.1億元,設計車速60公里/小時。東起望城區丁字灣街道書堂路,依次上跨河東灣田路、湘江北路、河西瀟湘路景觀道、瀟湘北路,西接大澤湖街道騰飛路,主線全長3.24千米,匝道長3.85千米,路面為雙向六車道。
據記載,在湘江上建大橋的最早提議者,是中國歷史上的首位駐外使節郭嵩燾。光緒二年(1876年),郭嵩燾被派往英國、法國任駐外使節。其間,他深感英國泰晤士河和法國塞納河上的大橋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在日記里流露出效仿英法建橋的想法。回湖南后,他提出在湘江上修建一座鐵橋。
近百年之后,在湘江長沙段,建成于1972年的橘子洲大橋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雙曲拱橋之一和長沙第一座現代化大橋,曾獲得全國、全省多個獎項,它結束了長沙河東河西靠輪渡過江的歷史,成為長沙的標志性建筑。從80萬人次投身建設橘子洲大橋,到后續多座現代化大橋的建成,湘江長沙段的橋梁建設不斷刷新著紀錄。猴子石大橋為中國首座采用三角形穩定性的大型橋梁;三汊磯大橋為我國最大的自錨式懸索大橋;興聯路大橋為長沙目前在建橋面最寬、單跨最大、橋長最長的過江大橋;暮坪湘江特大橋為全國公路交通系統的第一座雙飛燕式的鋼桁架系桿拱橋……
如今,建成通車的香爐洲大橋,又刷新了湘江建橋史上的紀錄,成為時代新標高。香爐洲大橋是湘江上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獨塔斜拉大橋,主跨達到300米,主塔塔高202米,可容納3000噸級船舶通航,是湘江首座按I級航道標準設計的橋梁。
自2021年6月1日正式下達開工令之后,香爐洲大橋全面啟動項目建設。在建設者們的工作日志中,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歷歷在目。2021年6月5日,香爐洲大橋30號主墩首節鋼圍堰成功下水,大橋進入高速建設期。2021年9月29日,2000噸鋼圍堰浮運順利完成,為后續施工創造有利條件并打下堅實基礎。2021年11月22日,香爐洲大橋30號主墩圍堰封底混凝土施工結束,202米主塔主體結構施工正式拉開帷幕。2022年4月25日,香爐洲大橋30號主塔完成樁基工程,進入承臺施工階段。2022年11月22日,西岸首件鋼箱梁吊裝架設成功,標志著香爐洲大橋上部結構以及橋面系統施工進入新階段。2022年12月31日,香爐洲大橋西汊斜拉橋主塔下橫梁及首段主梁(H1梁段)順利完成澆筑,主塔進入中塔柱及主梁施工新階段。2023年2月23日,河西引橋鋼箱梁順利合龍,標志著河西引橋主體結構已全部施工完成。2023年8月7日,河東段鋼箱梁全部吊裝完成,標志著該項目建設進入沖刺階段。2023年10月28日,香爐洲大橋主塔順利封頂,為大橋全橋貫通及2024年建成通車打下堅實基礎。2023年12月28日,香爐洲大橋正式合龍,全橋主體工程全部完成。2024年5月13日,香爐洲大橋完成橋梁荷載試驗工作,為正式通車做好“體檢”。
項目建設之初,香爐洲大橋的建設者們就堅定了四大目標:安全零事故、質量創國優、進度超預期、成本零增長。該項目先后榮獲2022年度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湖南省工人先鋒號、湖南省百萬職工重點建設項目勞動競賽先進班組等20多項國家、省市獎項。
在大橋建設過程中,全國勞模張志飛、湖南省勞模張明健參與建設,涌現出了中交二航局香爐洲大橋項目主任工程師鄧廉、湖南路橋香爐洲大橋項目材料員莫碧輝等一大批雷鋒式先進典型,他們戰酷暑、斗嚴寒,為香爐洲大橋早日建成通車作出了卓越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香爐洲大橋主塔“湘江之鉆”高202米,采用深水樁基+承臺+塔座+塔身的結構,分36個節段施工,其中“鉆石型”空間曲面索塔施工是重難點之一。項目建設一線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弘揚雷鋒精神助推項目建設,大力采用新技術(BIM技術、智慧工地),新設備(北斗系統、智能鋼筋加工設備),新工藝(鋼平臺+拉錨系統),新材料(STC輕型組合橋面)等“四新技術”,順利破解各項施工
難題,有效提升了項目安全、品質、速度和效益。
培塑長沙望城發展新格局
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是湖南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重大抓手與重要載體。望城大澤湖基地作為長沙市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三基地”之一,是長沙市“十個重大城市片區”之一。望城區委、區政府以“省會新地標·湘江未來城”為目標定位,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加快推進基地建設,致力將其打造為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生態友好、合作開放的“國際范、湖湘韻、長沙味”的城市建設標桿、海歸小鎮范本和科技創新高地。
香爐洲大橋的建成通車,使望城區跨湘江東西兩岸原本需30分鐘的車程可縮短為5至10分鐘。這將助力望城區承載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夢想和目標駛入快車道。
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蔡鋒表示,對于望城來說,香爐洲大橋不僅僅是一條方便兩岸群眾來往的過江通道,更是推動望城“一江兩岸”發展的新引擎。作為長沙唯一橫跨湘江兩岸的城區,望城區正以湘江為軸,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統籌推進“一江兩岸”開發建設,加快推動“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在望城區變為生動現實。
今年2月20日,長沙大澤湖·海歸小鎮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開工活動在望城區舉行。集中簽約開工項目46個,投資額達555.7億元。此次集中開工的30個項目包括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配套民生項目、產業項目,涵蓋交通、教育、產業等各方面,將極大完善大澤湖基地的基礎設施配套,有效提升片區承載能力。同時,簽約項目集聚了高精尖的科創產業資源和優勢人才資源。大澤湖基地有望成為“湘江國際研發走廊”上的一顆閃亮明珠,為望城區、長沙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有著“湘江之鉆”獨特造型的香爐洲大橋已躍然江面;大澤湖近自然濕地公園一期主體初露風姿;大澤湖基地研發中心一期主體封頂;湖南第一師范湘江學校等數十個重點項目齊頭并進,望城區“省會新地標·湘江未來城”已呼之欲出。
望城區委書記秦國良表示,以香爐洲大橋為代表的骨架路網快速拓展,望城區城市能級不斷躍升,人居環境持續蝶變,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正處于厚積薄發、蓄勢騰飛、趕超跨越的關鍵階段。作為長沙唯一橫跨湘江兩岸的城區,望城區將以湘江為軸,舉全區之力推進“一江兩岸”開發建設,奮力把“省會新地標·湘江未來城”的美好愿景轉化為發展實景,確保實現“一年出形象、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
下一篇:最后一頁 返回列表